软银与英特尔合作谈判内幕聚焦AI芯片领域共同对抗英伟达

  • 时间:
  • 浏览:0

对于为什么说如果没有英伟达的显卡,就没有现在的人工智能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为什么说如果没有英伟达的显卡,就没有现在的人工智能

2.Arm成了美国公司?中国还没表态呢

到目前为止,英伟达一直是用于人工智能加速的GPU芯片的主要提供商。此外,芯片制造商将彻底释放专为ML设计的芯片而不是继续优化最初用于图形处理的GPU。 NVIDIA正在发售Tesla 100,它除了GPU内核外还集成了专为戴尔设计的Tensor内核。 谷歌而去年宣布了其Tensor处理单元,以为其主要服务提供支持:谷歌搜索,街景,照片和谷歌翻译。 最终,英特尔本月宣布了其Nervana神经处理器,该处理器还与脸书网合作设计,以优化神经网络计算。

英特尔购买了Nervana以及Mobileye,Movidius和Altera来构建加速器产品组合。在2016年英特尔收购之前讨论的原始Nervana Engine部分应该在去年发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听到的只是。 在NVIDIA让Volta的TensorCores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之后,该公司可能决定重新设计,这使性能比英伟达的上一代GPU提高了六倍。 Nervana应该是帕斯卡的10倍,所以可以看到为什么TensorCores可能会使Intel暂停。 如果V100 olta在关键AI运算中为6帕斯卡,那并不能使“ 10倍”的声音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因为Nervana的性能本应包括软件调整。话虽如此,英伟达还通过软件优化工作定期提高应用程序性能。 如果事实上,如果英特尔重回制图版,它最早可以在量产中加入Nervana的部分是在2018年底正是英伟达及时宣布Volta之后的产品.

上面的讨论都是关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或DNN的,这是英伟达在AI方面获得了很多成功的地方。 但是, 英特尔指出,通过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它们的标准英特尔至强数据中心处理器配对,可以在推理工作中实现出色的性能。该公司声称在推理处理领域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英特尔的医疗保健客户还谈到了在同一英特尔 上运行培训和推理处理的优势。

此外,微软一直在大力宣传其在英特尔Altera FPGA方面的成功,可以对其进行连续编程以加速各种苛刻的应用。 Xilinx在这里也取得了进展,使用了Amazon AWS Market Place和F1加速实例来简化向FPGA应用程序的加速。 对于某些数据类型和延迟要求,例如无人机和 汽车 中的数据类型和延迟要求,将需要专用的低功耗加速器。

尽管AMD在准备与NVIDIA竞争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的软件堆栈方面做得很好,但就峰值性能而言芯片落后于NVIDIA olta。 AMD可能在今年或明年晚些时候赶上Volta,也许是通过使用重新设计的7nm GPU部件实现的。尽管如此,AMD仍将继续努力,以开发市场和生态系统,使其能够与NVIDIA竞争 快速芯片是必需的,但不足以确保成功。

通过对GPU驱动的创新的狂热调查,人们可以预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处理能力将提高2到5倍,第二波机器学习突破必将出现,从而使我们能够解决全新的问题 挑战。

Arm成了美国公司?中国还没表态呢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吞吐量较A100翻倍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吞吐量较A100翻倍,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发布一款专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全新芯片Gaudi2,希望借此挑战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吞吐量较A100翻倍。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吞吐量较A100翻倍1

针对AI加速,英特尔发布专用于高性能深度学习AI训练的英特尔Habana Gaudi2 AI处理器,以及第二代云端AI推理芯片Greco。

第二代Gaudi训练芯片和Greco推理芯片均采用7nm工艺,较上一代16nm有所提升。Gaudi2可拥有高达96GB HBM2e内存,以及24个集成的100GbE RoCE端口。

据介绍,在训练主流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时,Gaudi2的吞吐量可达到英伟达A100的两倍。

Habana客户现可使用Gaudi2处理器,其第二代Greco推理芯片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提供给客户。

英特尔还宣布其代号为Arctic Sound-M(ATS-M)的英特尔数据中心GPU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发布。

作为面向多媒体转码、视觉图形处理和云端推理的单一GPU解决方案,ATS-M是英特尔在该领域 配备AV1硬件编码器的独立GPU。

它是一颗支持高质量转码和高性能的强大GPU,能够提供每秒150万亿次运算(150TOPS)。

开发人员可以利用oneAPI支持的开放软件堆栈,轻松地开展面向ATS-M的设计工作。

ATS-M将拥有两种不同的产品外形设计,并将获得超过15款来自戴尔、Supermicro、浪潮和新华三等合作伙伴的系统设计。

随后,英特尔 进行了其软件基础设施计划Endgame项目的概念演示。

应用程序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软件基础设施层,使设备能利用网络中其他设备的计算资源,从而提供始终可用、低时延、连续的计算服务。

例如,在一台设备上运行要求苛刻的GPU工作负载时,可以感知并利用来自更高性能计算设备上的额外图形处理算力,以增强用户体验。

Endgame项目正在开发中,英特尔在今年开始该技术的beta测试。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吞吐量较A100翻倍2

5月11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发布一款专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全新芯片Gaudi2,希望借此挑战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Gaudi2是由英特尔旗下Habana实验室开发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处理器。Habana实验室曾是一家以色列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被英特尔于2019年底斥资20亿美元收购。近年来,数据中心常用的人工智能计算业务飞速增长,相关创企纷纷获得巨额投资。

眼下很多人工智能研究员和企业已经习惯使用英伟达的软件 CUDA,英特尔想要从英伟达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并非易事。除了推出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新芯片之外,英特尔还表示一直在进行软件开发。

“CUDA并不是英伟达能够长期屹立不倒的护城河,”Habana实验室首席商务官艾塔·麦地纳(Eitan Medina)表示。他补充称,英特尔开发的软件 采用开放标准,可以从软件开发网站GitHub免费下载和使用。“现在的问题是,谁能更 地完成这项工作?”

麦地纳表示,Gaudi2的处理速度是Habana实验室之前所开发人工智能芯片的两倍,由台积电的7纳米制程代工制造。相比之下,Habana实验室之前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采用的16纳米制程工艺。

英特尔还推出一款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工作的芯片Greco,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或识别物体。

英特尔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负责人桑德拉·里维拉(Sandra Rivera)表示,未来五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预计将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规模会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她说:“我们打算通过投资和创新来引领市场发展。”她补充说,会向软件领域进行更多投资,其中既有扩大英特尔的团队,也有收购其他公司。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吞吐量较A100翻倍3

GPU、AI 芯片、通用化云算力软件,英特尔在创新峰会上告诉我们,它仍然是那家站在最前沿的科技公司。

本周二,英特尔推出了一款名为 Gaudi2 的 AI 芯片,这家公司正在大力进军英伟达主导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

Gaudi2 是以色列人工智能芯片初创公司 Habana Labs 的第二代处理器,英特尔于 2019 年以约 2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近年来,AI 研究人员和公司已经习惯使用英伟达软件 CUDA,因此从后者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一直是一个挑战。除了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新芯片外,英特尔一直专注于软件研发。

相对于前代 AI 处理器 Greco 和 Goya,Gaudi2 的速度有了显著提升,其采用台积电 7 纳米制程,Tensor 处理器内核数量增加到 24 个,封装内存容量从 32GB(HBM2)增加至 96GB(HBM2E),板载 SRAM 增加了一倍(从 24MB 到 48MB)。

「这是 个也是 一个集成了如此大内存的 AI 加速器,」Habana Labs 的首席运营官 Eitan Medina 表示。该处理器的 TDP 为 600W,但仍然使用被动冷却,不需要液冷。

英特尔展示了 Gaudi2 与竞争对手在热门任务上的一些性能比较。在 ResNet-50 模型训练中,Gaudi2 的'吞吐量是一代产品的 3.2 倍,英伟达 80GB A100 的 1.9 倍,V100 的 4.1 倍。在其他一些基准测试中,Gaudi 和 80GB A100 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对于 BERT Phase-2 训练吞吐量,Gaudi-2 比 80GB A100 高出 2.8 倍。

不过,英特尔并没有和英伟达最新的 H100 进行对比。

英特尔表示,基于与 代 Gaudi 相同的体系架构,Habana Gaudi2 处理器大幅提高了训练性能。用户在云端运行 Amazon EC2 DL1 实例以及本地运行 Supermicro Gaudi 训练服务器时,其性价比比现有 GPU 解决方案提升了 40%。

与此同时,英特尔还推出了一款名为 Greco 的推理芯片。Gaudi2 处理器目前已经开售,而 Greco 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为选定的客户提供样品。

昨天英特尔推出的 12 代酷睿 CPU HX55 系列不同于此前产品,可以实现接近桌面版的能力,其拥有最多 8 个性能 P 核、8 个能效 E 核,最多 16 个核心、24 个线程,还有 30MB 三级缓存,核显最多包含 32 个执行单元。

除此之外,H55 系列内存支持双通道 DDR5-4800 或者 DDR4-3200,最多安装四条 128G 内存,以及四块共计 16TB 的 SSD 固态硬盘,它也支持 PCIe 5.0。

HX55 系列一共有七款产品,覆盖从 i5 到 i9,基础功耗均为 33W,最高睿 功耗达到 157W。

型号是 i9-12950HX,8P+8E 16 核心 24 线程,三级缓存 30MB,P 核 率为 3.6-5.0GHz,E 核 率达到 1.7-3.6GHz,集成核显 32 单元, 率为 1.55GHz。

性能方面,以最高端的 i9-12900HX 为例,对比上代顶级 CPU i9-11980HK,新芯片单核性能提升 17%,多核性能提升 64%,3D 渲染性能增加了 81%,AutoDesk 专业创作性能提升了 12-28%。

随着新 CPU 的发布,一系列电脑厂商的游戏笔记本、移动工作站新品即将陆续上市。

除了新的硬件产品之外,英特尔昨天还 进行了软件基础设施计划「Project Endgame」的概念演示。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该软件基础设施层,使设备能利用网络中其他设备的计算资源,从而提供始终可用、低时延、连续的计算服务。

英特尔首席架构师 Raja Koduri 现场展示了 Endgame,在一台笔记本上运行虚幻引擎 5 Demo 时卡顿非常明显,在开启持续计算基础设施后,软件可以感知并利用来自附近更高性能计算设备上的额外图形处理算力(一台外星人主机),帧率瞬间升级到了台式机水平。

这一能力也将在未来的元宇宙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英特尔表示,Endgame 项目正在开发中,预计今年开始 beta 测试。

撰文?/?马晓蕾?

编辑?/?温?莎

设计?/?杜?凯

来源?/?华尔街日报?作者?Cara?Lombardo、Maureen?Farrell

?

芯片行业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支持越来越多的日常物品与互联网相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就是这里面的重要一环。虽然受疫情影响,全球各行业进程在放缓甚至搁浅,芯片制造商却不断地寻求规模化、扩大产品组合,半导体行业的整合步伐一直在加快。

?

9月13日,美国最大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发表声明,将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Group)手中收购其英国芯片设计子公司Arm。两家公司表示,这笔交易将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

400亿美金,半导体领域最大收购案出炉

虽然400亿美元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天价交易。但与软银4月份表达出售意向寻找买家时的报价520亿美元相比,已经降价了120亿美元。不过即便如此,相比2016年软银及其子公司愿景基金收购Arm时320亿美元的价格,CEO孙正义还是在四年时间内净赚了80亿美元。

?

交易方式将是现金+股票,英伟达需要向软银以股票形式支付215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支付120亿美元,包括签约时就要支付的2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软银和持有Arm?25%股份的愿景基金将持有英伟达6.7%至8.1%的股份。

?

两家公司9月1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Arm的业绩达到一定目标,软银可能会收到额外的50亿美元现金或股票。英伟达表示计划向Arm员工发行15亿美元的股权。

?

向英伟达出售Arm可能会引起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并可能遭到Arm客户的阻挠,这些客户包括主要的芯片制造商和电子制造商,如英特尔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苹果公司。

?

软银和Arm表示,监管部门的批准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所以预计这笔交易将在18个月内完成,也就是2022年3月份。

?

如果交易达成,这将是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交易之一,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交易。

今年最大的另一笔交易是芯片制造商Analog?Devices以220亿美元收购Maxim?Integrated?Products。

?

分析师表示,由于Arm将其技术授权给英伟达主要的几大竞争对手,英伟达在收购Arm的竞标中面临重大的监管障碍。在7月份接受采访时,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Stacy?Rasgon表示。“我认为监管和客户的反应将是巨大的。”

?

软银和英伟达的双赢

“我们将与Arm联手,打造人工智能时代 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在9月13日给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

?

Arm公司并不生产芯片,但创造了一种指令集架构,支撑计算芯片的最基本的IP,它是计算核心设计的基础。

?

Arm的芯片设计现在也被用于运行数据中心,这对芯片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快速增长且利润丰厚的市场。Arm设计的微处理器驱动着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机。通过与英伟达联手,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芯片行业的强者。

?

事实证明,英伟达用于游戏和大片的高端图形处理器,比以英特尔为首的竞争对手提供的图形处理器更适合这些数据密集型系统。英伟达目前是让游戏画面更加逼真的图形芯片领域的主导力量,并已经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分得一杯羹。

?

它的市值和 在科技公司中迅速上升,其股价今年上涨超过100%,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股票。

?

同时英伟达正在向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进军。这些技术需要具有更强计算能力的半导体来处理海量数据。

?

“令人惊讶的是,人工智能软件可以感知环境,推断出最佳方案,并采取智能行动。这种新形式的软件将把计算扩展到全球的每个角落。”黄仁勋在致员工的信中说。“有朝一日,运行AI的数万亿台计算机将创造出一个新的互联网——物联网”

?

软银董事长兼CEO孙正义称英伟达是Arm的 合作伙伴。

?

“自收购Arm以来,我们履行了承诺,在人员、技术和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从而将业务扩展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领域,”他在一份声明中说。“与 的技术创新公司联手,为Arm创造了新的、令人兴奋的机会。”

?

受到收购消息的影响,软银的股价在东京大涨10%。

?

软银方面一直支撑其萎靡不振的股价的压力,正在削减其主要资产的股权以筹集现金。在出售的资产中,包括所持的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和德国电信公司T-Mobile美国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

软银今年还购买了与500亿美元科技股挂钩的期权。《华尔街日报》针对此事件的报道是,押注规模之大对整个股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

《华尔街日报》7月报道称,软银正在探索Arm的各种出路,包括全部或部分出售或IPO上市。Arm曾表示,它计划将两个物联网服务部门转移到新的实体中,这些实体将由软银所有和运营,以更好的专注于其核心半导体IP业务。它后来改变了这一举措,表示将把这些业务继续留在内部。

?

英伟达宣布继续将Arm的总部留在英国,并在那里投资建立一个新的AI研究机构,以推进AI研究,并为机器人和自动化提供实验场所。黄仁勋表示,这一承诺表明收购是增加它的英国技术足迹,而不是减损。

Arm的重要性远不能靠它的营收来衡量,它的营收来自于授权芯片基本面和销售处理器设计。但它的技术是每年销售的10多亿部智能手机的核心,从工厂设备到家用电子产品,都有使用其代码和布局的芯片。

?

英伟达收购Arm的动力是将人工智能带入一切“有开关的设备”。在成功地将英伟达的图形芯片卖给数据中心的所有者,以加快图像识别和语言处理的速度之后,黄仁勋下一步就是确保他的技术覆盖到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电表的一切“有开关的设备”。

?

“Arm的 与科技史上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一样,”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将英伟达 的AI计算与Arm庞大的生态系统联合起来。"

?

中国持关键一票

?

这笔交易将苹果公司和整个行业的其他芯片供应商置于单一玩家的控制之下,势必会面临来自监管机构和英伟达竞争对手的潜在压力。

?

此次收购需要获得包括英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监管部门的批准,但在中国,从华为到小型初创企业等数千家公司都在使用Arm技术,因此这次收购可能会受到密切关注。不要忘了,之前高通欲收购恩智浦就是被中国一票否决了。

?

“现在Arm将成为一家美国公司,由于中国仍然控制着Arm中国公司,中美之间在半导体方面的冲突正变得激烈,”并购咨询公司Kachitas?Corp.驻东京负责人平井浩二说。

?

在交易宣布后,黄仁勋表示,他的团队期待与中国的监管机构打交道,对获得收购批准充满信心。在蓬勃发展的数据中心业务中,英伟达正在加紧收购其目前没有涉足的部分技术。4月,它完成了对以色列Mellanox公司的收购,该公司生产高速网络技术,用于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

?

打破了Arm的客户中立性

?

Arm公司通过独立经营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成功的利基市场。苹果、三星、高通、博通、英特尔和华为技术公司等激烈的竞争对手都是被授权方。它们要么使用Arm的设计作为自己芯片的基础,要么授权其指令集(处理器与软件通信的基本代码)进行专有研发。

?

同样是被许可方的英伟达的收购就是对这种中立性的挑战,势必掀起轩然大波。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四年前软银的收购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因为软银与Arm的客户们不存在竞争关系,但英伟达有。这就相当于游戏中的排名前几的玩家又获得了 装备,无疑是如虎添翼。

?

黄仁勋谈到了对该交易将打乱Arm与苹果等公司的客户关系的担忧。他表示,Arm将继续运营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性,这是其成功的基础,并希望扩大其客户名单。

?

他认为,英伟达为此次收购花费了大量资金,没有理由和动机去做任何会导致客户流失的事情。此外,英伟达将在Arm授权的产品中加入自己的技术。

?

Arm的芯片设计和技术授权给了高通、苹果和三星电子等客户。苹果即将推出的Mac电脑芯片就是基于Arm的设计架构。收购Arm将使英伟达与英特尔和Advanced?Micro?Devices等竞争对手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Arm一直在开发与之竞争的技术。

?

黄仁勋表示,这相当于直接向这些竞争对手下了战书,英伟达有可能基于Arm设计打造自己的服务器芯片。根据这项交易,Arm不会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

?

直接命中英特尔?

收购成功后,受到最大直接挑战的就是英特尔。黄仁勋表示,将优先投资Arm设计的数据中心计算用芯片的工作。虽然他已经在为谷歌的Alphabet和Facebook提供图形处理器的业务中开辟了30亿美元的利基市场,帮助他们完 工智能工作负载。

?

但黄仁勋表示,他希望加快采用基于Arm的中央处理器,或CPU。因为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却一直由英特尔主导,它占据了大约90%的份额。这标志着该领域历史上将 次出现真正取代英特尔行业主导者的公司。

?

英伟达还将在移动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分得一大块蛋糕。此前英伟达试图打破高通在该业务的主导地位,但失败了。在智能手机处理器方面,高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苹果的内部力量。这两家公司是Arm的最大客户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为什么说如果没有英伟达的显卡,就没有现在的人工智能”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为什么说如果没有英伟达的显卡,就没有现在的人工智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